第三章简要说明

来源:未知 作者:普通用户 发布时间:2021-07-02 10:10:00

新中国成立后,甘肃公路事业发展翻开了崭新一页,广大公路职工和各族群众依靠简陋的生产工具,发扬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的精神,积极恢复干线公路,新修通县公路和专用公路。1957年底,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.31万公里,实现了县县通公路的目标。20世纪六、七十年代,大力发展战备公路和县社公路,1976年底,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.45万公里,所有公社通了简易公路。

第一部分:公路建设与养护

20世纪50年代初期,甘肃干线公路都是砂土路面且损坏严重,公路职工以抢修干线公路和桥梁为主,迅速恢复了公路路况。20世纪60年代,经过学习外地经验和总结探索,从简单的洒油灭尘到试铺单双层渣油、沥青表处路面,甘肃公路路面的铺筑工艺不断提高。1970年以后,开始利用兰州炼油厂的渣油、沥青和嘉峪关焦化厂的煤焦油等物资,对旧路进行技术改造。到1976年底,全省油路里程达到6318.3公里,主要干线公路基本实现了路面黑色化,行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。
建国初期,公路建养主要以人力为主、畜力为辅,公路养护最基本的工具是铁锹、十字镐。1959年开始筹建筑路机械工程队,逐渐配备了一系列小型拖拉机、翻斗车、吊车等较为先进的筑路架桥机械设备,培养了一批能独立操作的熟练技工。但由于养护线路较长和机械设备数量较少,多数公路仍然依靠人工和半机械化设备来实施养护。

第二部分:公路管理

    1949年10月7日,西北公路局在兰州成立,直接管理甘肃的公路恢复和建养工作。1950年4月25日成立甘肃省交通厅,全面负责公路修建养护和运输管理工作。1957年2月16日,甘肃省交通厅公路处更名为甘肃省交通厅公路局,统一管理全省公路修建和养护工作,逐步形成国省干线公路和地方县乡公路两大管养体系。其中国省干线公路由省交通厅公路局统一管理,按地区(市)设置公路总段,按县(区)或专线设立公路段,下辖养护道班。

第三部分:职工的物质文化生活

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,公路职工生产生活条件非常艰苦。为了改善这一现状,各级公路部门在养好公路的基础上,积极通过开展农副生产来解决物资供应紧张的难题。通过不懈努力,逐步解决了广大职工住房、伙食、劳保等问题,并开办医务所(室)为职工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。
各级公路部门通过修建文体活动场所,组织开展读书活动、文艺活动和体育比赛等,充实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。各公路总段先后成立宣传队、乐队及电影放映队,在基层公路段和一线道班巡回演出、放映,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,提高职工文化素养。